①規劃基礎設施。構建馬邊大風頂保護區“一基地三中心”自然教育布局,即利用“四川省自然教育基地”平臺,依托炮臺山公園打造“炮臺山自然科普活動中心”,依托“馬邊大風頂大熊貓觀察站”打造“絲廠拉達科學考察中心”,依托金河管護點打造“大風頂原始林自然體驗中心”,規劃宣教中心、標本館、博物館等基地設施建設,完善自然教育科普、科教、自然體驗相關設施設備,全方位提升馬邊大風頂保護區自然教育硬件條件。 ②打造自然教育主題。以馬邊大風頂保護區為重心,將自然教育工作向馬邊縣全域輻射,分主題分片區設定自然教育主題和活動形式。第一片區:保護區周邊四個鄉鎮。依托絲廠拉達科學考察中心、大風頂原始林自然體驗中心以及保護區下設的四個保護站,打造適宜在自然保護區內及周邊社區開展的自然教育主題。第二片區:馬邊縣城城區及周邊公園。依托炮臺山自然科普活動中心和縣城優勢條件,打造適宜在馬邊縣城及周邊開展的自然教育主題。第三片區:馬邊縣其它鄉鎮。依托馬邊縣生態旅游產業和其它鄉鎮優勢條件,選取適合地點打造適宜在全域開展的自然教育主題。結合每個片區主題,開發對外的、以研學、科考為主要內容的深入體驗活動課程。 ③謀劃長遠發展項目。結合馬邊“生態立縣、旅游興縣、產業強縣”定位,謀劃如何將馬邊大風頂保護區自然教育、自然研學、科學考察、自然筆記等相關活動融入全縣生態旅游發展項目,提出相應的建議方案,撰寫并提交《馬邊大風頂公眾宣傳教育規劃報告》。 |